錫林浩特:積極探索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工作模式
2023-03-03 09:00 來源:草原明珠錫林浩特
為深入貫徹落實《關于推進縣域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的指導意見》要求,錫林浩特市積極探索“改革+”工作模式,不斷完善組織機制、優化品牌項目、豐富活動載體,進一步提升基層團組織的引領力、組織力、服務力和大局貢獻度,引領全市廣大團員青年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當好黨的助手和后備軍。
“改革 + 機制”組織建設規范化
01加強組織領導
錫林浩特市高度重視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工作,建立黨建帶團建“四個納入”機制和團教協作機制,成立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召開錫林浩特市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工作動員部署會,審議通過《錫林浩特市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實施方案》,形成市委主導、共青團主抓、各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的工作機制。
02完善組織體系
將團建工作納入黨建工作總體布局,堅持同部署、同推進。改革工作涵蓋全市各蘇木鎮場、街道領域、學校領域、非公領域、國企領域、機關單位共500余個團組織,在實施過程中,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不斷夯基礎、強隊伍、抓規范,進一步建強全市共青團組織網。
03強化工作力量
嚴格落實《全市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工作方案》要求,在團市委機關內部,選配掛兼職副書記各一名,著力提高團市委工作力量。在蘇木鎮場、街道領域,團(工)委書記由黨(工)委班子中的1名副科級領導兼任,配備至少一名專職團干部,嘎查(社區)兩委班子中至少有一名青年干部。落實基層團組織年度述職評議制度,采取團組織評、黨政評、青年評等形式全方面評價團干部,評價結果作為評先樹優、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改革 + 載體”服務青年常態化
01用好網絡平臺
緊緊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展網上主題團課,廣泛動員全市團員青年積極參與學習,參學人數達7600余人次,切實做到多領域、廣覆蓋。開設“錫林浩特團團”視頻號等新媒體專欄,促進實體共青團和網上共青團共同發展,更好凝聚引領廣大青年踔厲奮發、銳意進取。
02拓展活動陣地
依托“黨群服務中心”“黨員活動室”建成“青年愛里”19處,創造性打造牧區特色“青年愛里”,做到黨建帶團建,打造青年身邊的“共青團”。建立青少年校外實踐基地21處,讓校內文化教育和校外技能實踐有機結合,促進青少年綜合素質全面提升。通過凝聚社會資源,充分利用活動陣地,廣泛開展紅色教育、理論宣講、企業參觀、消防演練、警示教育等活動,拓寬青少年參與渠道,提供青少年發展平臺。
“改革 + 項目”團的工作品牌化
01挖掘青年人才
倡導“重品行、重實干、重公認”的選人用人導向,從錫林浩特市優秀大學生中選拔青年人才充實到蘇木鎮場、街道團(工)委,選派14名優秀大學生兼任蘇木鎮場、街道團(工)委副書記,實現團干部“低年齡、高學歷、分領域、多渠道”發展。
02融入社區治理
啟動錫林浩特市社會組織入駐青春社區服務項目,項目落戶巴彥查干街道錫林社區,結合社區實際推動青年志愿力量融入社區治理,以品牌化工作帶動更多的青年參與社區治理和城市建設。進一步深化密切聯系青年旗幟,強化“青聽”工作服務效能,深入團隊領域、新興領域、返鄉學子、鄉村振興人才等群體,開展“青聽”活動10余場次,廣泛傾聽青年心聲。
03深化團屬品牌
深化青年突擊隊、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號等“青”字號品牌項目的育人功能,截至目前,共招募市級青年突擊隊員181人,吸納青年志愿者協會會員2206人。打造盟級及以上青年文明號28個,有效推動各行各業團員為高質量發展和基層治理貢獻智慧力量。
04吸引返鄉學子
錫林浩特市作為全國“返家鄉社會實踐”重點開展地區,先后組織4次“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并于2022年4月獲評團中央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表揚單位。累計征集86個機關單位提供534個崗位,共有395名在校大學生走上社會實踐崗位,讓返鄉學子在增長才干的同時,為服務家鄉貢獻青春力量。
下一步,共青團錫林浩特市委員會將繼續圍繞縣域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工作,聚焦共青團政治責任、根本任務和工作主線,緊抓改革的各項任務和具體舉措,推動改革工作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