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市概況
發布時間:2023-03-13 來源:政府辦這里是草原中的城市,城市中的草原,它是北疆草原重要的生態屏障,中國北方重要的能源和綠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是中國馬都核心區,草原特色旅游勝地,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享譽中外,更因傳承草原文明古韻而獨具魅力,它就是令人神往的“草原明珠”錫林浩特。2014年初,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錫林浩特市,首次明確提出“希望大家要有蒙古馬那樣吃苦耐勞、勇往直前的精神”。
【城市概況】錫林浩特市位于內蒙古自治區中部,首都北京正北方,是錫林郭勒盟盟府所在地,全盟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交通中心??偯娣e14785平方公里,城市規劃區面積49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47平方公里。轄3個蘇木、1個鎮、8個街道辦事處、6個國有農牧場。常住人口34.99萬人,是一個居住著漢、蒙、回、藏等多個民族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先后榮獲全國科技先進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衛生城市、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國家園林城市、全區文明城市、全區創業型城市、全區首屆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自治區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等稱號,2010年中國馬業協會授予以錫林浩特市為中心的錫林郭勒盟“中國馬都”榮譽稱號,素有“草原明珠”的美譽。
【人文歷史悠久】錫林浩特市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特別是遼金元明清時期,是北方游牧民族活動中心??滴?年(1667年)正式建立阿巴哈納爾左翼旗,1743年建立貝子廟,1983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錫林浩特市。錫林浩特市曾是北方民族色彩斑斕的歷史舞臺,傳統文化底蘊深厚,古樸醇厚的民俗文化得到較為完整的傳承。
【地理條件獨特】位于北緯43°02′—44°52′,東經115°18′-117°06′,處于內蒙古高原中部,地勢南高北低,南部為低山丘陵,北部為平緩的波狀平原,平均海拔高度988.5米,地質結構穩定,極少發生地質災害。地處中緯度西風氣流帶內,屬中溫帶半干旱大陸性氣候,降水量309毫米,無霜期144天,年平均溫度0-3℃,天氣較為涼爽。動植物資源多樣,草原類型齊全,地跨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半荒漠草原、沙地草原,具備得天獨厚的畜牧業生產和發展條件。
【發展勢頭強勁】錫林浩特市是西部百強縣之一,正處于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期,具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2021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95.3億元,同比增長4.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1.2億元,同比增長7.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8.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5.8億元,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9099元,同比增長6.2%,農牧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2976元,同比增長9.1%。
【區位優勢凸顯】地處東北、華北、西北交匯處,距北京、呼和浩特、沈陽直線距離分別為460公里、470公里、620公里,能有效融入京津冀、環渤海經濟圈和東北經濟圈。與二連浩特和東烏旗珠恩嘎達布其口岸距離分別為340公里、338公里,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倡議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具備加強與蒙古國經貿、文化合作的良好基礎,是內蒙古自治區“東進西出”、“北開南聯”的重要節點,是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
【交通便捷】現代交通網絡加快構建,公路總里程1555公里,國道207、303和省道101貫穿境內,錫張高速、丹錫高速建成通車,國道303錫林浩特至別力古臺段建成通車,輻射北通二連浩特、珠恩嘎達布其兩個對蒙一級陸路口岸,東連東北三省、西接呼包鄂地區、南達京津唐的高等級公路運輸通道已經形成。鐵路總里程376公里,已建成錫桑、錫多、錫烏、錫二、勝利東二號專用線、勝利西一、二號專用線等7條鐵路,錫林浩特至呼包既有線提速改造工程有序推進,錫林浩特至太子城快速鐵路項目進展順利,天橋至虎什哈鐵路改造工程加快推進,著力構建與北京、呼和浩特等地形成快速通達的交通體系。錫盟進京貨運新通道虎豐一期鐵路正式開通運營,首列貨物列車于1月11日順利首發,新徑路可與京津冀、河南、山東大部分地區辦理貨物直通運輸。航空快速發展,錫林浩特市4C級機場已開通飛往北京、呼和浩特、包頭、通遼、重慶等地多條航線,正在積極規劃開通錫林浩特至烏蘭巴托國際航線。
【自然資源富集】畜牧業資源得天獨厚,是國家重要的綠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草原類型完整,可利用優質天然草場面積2095萬畝,生物多樣性保持完整,野生種子植物1248種,常見植物671種。錫林郭勒羊肉以其鮮嫩的肉質揚名海內外,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加快畜牧業結構調整,全力實施“減羊增?!睉鹇?,2021年,全市牧業年度牲畜達到125.82萬頭只,接產仔畜63萬只,出欄牲畜85萬頭只,年加工活畜168萬羊單位。牧業年度牛存欄達11.65萬頭,其中引進國內優質牛600頭,羊存欄111.67萬只。培育產業化龍頭企業30家,其中5家企業入選內蒙古農牧業品牌名錄,3家企業被評定為自治區級產業化聯合體,2家企業榮獲內蒙古名優特農畜產品和特色農畜產品稱號,規?;B殖場27處。
礦產資源富集,主要有石油、煤炭、鍺、鉬、鉻等30余種。煤炭探明儲量337億噸,其中勝利煤田是全國煤層最厚、儲量最大的褐煤煤田,已列入國家大型煤電基地。褐煤腐植酸含量達39%左右,有機質含量平均85%左右。石油探明儲量2億噸。鍺探明儲量3458噸,占全國儲量的68%,占世界儲量的38%。鉻探明儲量135.4萬噸。鉬探明金屬量17.5萬噸。錫探明金屬量1.08萬噸。銅探明金屬量0.65萬噸。螢石儲量91.78萬噸。
清潔能源豐富,風能、太陽能均屬國家一類地區,風能資源豐富,年平均風速3.5米/秒,年有效風能利用小時數達到2800小時左右;太陽能總蘊藏量達2.5億千瓦,年日照時數3000小時左右,年太陽輻射總量平均達到150千卡/平方厘米以上,具備建設大型清潔能源基地的優越條件,能夠打造成為內蒙古自治區“保障首都、服務華北、面向全國”的清潔能源輸出基地。
【電力資源充沛】錫林浩特市已建成電力裝機740萬千瓦,其中火電526萬千瓦、風電205萬千瓦、光伏9萬千瓦。電網橫貫東西,連通蒙西,建有500千伏變電站2座、220千伏變電站1座、110千伏變電站7座、35千伏變電站13座,輸電線路總長2497公里,配電線路總長4821公里。錫盟至山東濟南、江蘇泰州兩條特高壓電力外送通道已建成并具備運營條件,配套建設的神華、大唐、華能、蒙能4火電廠和5個風電廠,具備面向華北、華東和蒙西輸出的優勢。
【蒸汽資源充足】錫林浩特市具備生產高新技術產業項目必備的蒸汽資源,已建成火電裝機526萬千瓦,冬季可用于工業供氣量大約為500噸/小時,供氣壓力為1.6兆帕,供氣溫度為300攝氏度,且夏季可用氣量多于冬季,能為企業提供足夠的動力蒸汽。錫林郭勒經濟技術開發區蒸汽管線項目建設主網施工完畢,采用北方和錫林兩個熱電廠汽源點互聯互通的方式,能為用汽企業提供安全穩定的蒸汽。
【旅游特色鮮明】錫林浩特市是傳統文化及民俗風情保存最為完整的地區之一,也是人文特色最為鮮明的草原旅游勝地,它是一代蒙古長調歌王哈扎布的故鄉,民族音樂“潮爾道”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境內有內蒙古四大廟宇之一、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貝子廟;有聯合國確定的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絡成員單位、被譽為歐亞大陸樣板草原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白音錫勒自然保護區以及錫林河國家級濕地公園、白銀庫倫國家級遺鷗保護區、灰騰錫勒天然植物園和錫林郭勒草原國家級火山地質公園。2020年成功創建自治區全域旅游示范區。
錫林浩特市充分發揮天然草原資源優勢,建設草原觀光、民俗體驗、休閑度假等特色旅游項目,打造精品景區。結合籌備全區旅游發展大會觀摩點和首屆內蒙古國際馬文化博覽會分會場活動,推動錫林郭勒盟旅游文化產業創業園建成投運,高水平打造休閑度假綜合營地和特色驛站。全國第二、自治區第一的大型雕塑“世界和平瓶”巍然屹立。央視《東西南北賀新春》節目錄制播出,地區知名度和影響力有效提升。
中國馬都核心區文化生態旅游景區于2017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錫林浩特馬都核心區項目于2018年成功入選全國優選體育產業項目名錄,大型室內實景劇《蒙古馬》每年于“中國馬都”核心區馬文化演藝廳震撼上演。2021年6月18日,“馬都新印象·遇見錫林浩特城市客廳”正式開門迎客??偯娣e2800多平方米,共兩層、八大功能板塊,是一個以游客服務、參觀體驗、社交閱讀、會客接待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旨在打造文旅融合地標,彰顯城市文化與魅力。2020年,成功舉辦了中國馬術大賽等20項大型文化旅游活動,通過串聯已有景區景點,形成“百里馬道”草原生態精品旅游線路,圍繞馬都廣場,高標準打造的集游客服務、產業引導,文化體驗等功能為一體的大型馬文化產業集聚區正在加速形成。2021年,旅游接待人數502.48萬人次,旅游收入達102.11億元。